亲密关系第一章,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类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如果剥夺了和他人的紧密接触,会令人很痛苦,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

亲密关系的性质

亲密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与之对应的是泛泛之交,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什么是亲密关系。第一章第一节介绍道“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程度差异:了解(knowledge)、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和承诺(commitment)”。

  • 了解与关心:亲密的伴侣之间熟知彼此的经历、爱好、情感和心愿;关心对方并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伴侣了解、理解并欣赏自己,亲密程度就会增加。
  • 相互依赖性:彼此需要的成都和影响对方的程度。人际关系变得相互依赖时,一方的行为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会影响对方。
  • 相互一致性:认同双方在生活上的融合,称谓上从“我”变化到“我们”常常标志着人际关系发展到微妙而又意义重大的阶段。
  • 信任:保持信任,相信亲密关系不会带来伤害,期待对方会善待和尊重自己。
  • 承诺:亲密伴侣通常会承诺他们的亲密关系,希望他们的关系能持续到地老天荒,并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这六个方面未必 全部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单独出现于亲密关系中。但一般而言,最令人满意和最有意义的亲密关系应当包含以上所有六个方面。

亲密关系为什么值得关注?

事实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普遍而又强烈的内驱力,或许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如果我们要正常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在长久而关爱的亲密关系中经常与伴侣愉快地交往。在亲密关系中包含有人的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有各种问题。

因此,为了满足归属需要,我们努力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我们还期待与那些了解、关心我们的人交往和沟通。归属需要本质上和我们伴侣是谁并无太大的关系,只要他们能给予我们持续的关爱和包容,我们的归属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因而,即使一段重要的亲密关系终结,我们也往往能找到替代伴侣满足我们的归属需要。

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的自然倾向。

另一方面,当我们珍视的人际关系出现危机时,我们往往会魂不守舍,进而变得癫狂痴迷,充分表明这段亲密关系对我们的重要性。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文化的影响

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是规范亲密关系的社会标准。

文化标准是人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石,它影响着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期望,限定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模式。当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例如:越来越少的人结婚成家;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婚前同居越来越普遍;未婚先育现象增加。

支配亲密关系的规范即社会文件变化的原因有很多:

  • 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越高、越富足,就能越接纳单身、包容离婚和支持晚婚。教育和财政资源额充裕,足以让人们更为独立。
  • **个人主义:支持自我表现,重视个人成就。**这种对自我实现的重视让我们期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取到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快乐和享受,更少的麻烦和付出。
  • 新科技:现代生殖技术(如人工授精、体外受孕)能让妇女在掌控生育权,独立生育后代。现代通讯科技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亲密关系交往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我们能无限地接触聊天各一方的伙伴,自由地披露和掩盖消息,更有时间静坐下来思考我们的主张。影响人们面对面交往的一些重要品质,如相貌吸引力、地理位置的邻近等,在网络关系中不太重要。
  • 性别比率的变化:社会规范的演变总是要满足那些掌握经济、政治和法律权力的强势人权的利益。而当今社会文化中,强势人群就是男性。因此当性别比率发生变化时,人际关系的规范总是向着有利于男性的方向变化。性别比率居高,女性较少时,男性得到女性的芳心想要长相思守时,便会鼓励女性成为家庭妇女,从而使她在经济上依赖自己,并且会反对离婚。当性别比率较低时,女性较多,男人就不太想被一个女人拴住,妇女就得工作,推迟结婚,男性不满意的话还可方便地离婚。

个人经历的影响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料无法预测而且并不持续,照料者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却心不在焉、焦急烦躁,有时根本就不出现。这些孩子就会对他人产生焦虑、复杂的情感,这种依恋类型就是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这些孩子由于不能确定照料者是否以及何时会回来关照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 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们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人接纳。
痴迷型 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们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恐惧型 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疏离型 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
img

依恋类型看似是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行为,这种适应大部分是从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中习得的。我们带入新的人际关系的癖好和观点,部分来自于与以前伴侣的交往经历,这是人际关系适应行为最好的例证。

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就可能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一次悲痛欲绝的分手会让原本安全型的人不再安全,一段如胶似漆的恋情也能慢慢让回避亲密的人不再怀疑和戒备亲密感情。

我们幼时对人际交往价值和他人是否可信的观念,起源于我们与照料者的交往,由于运气的好坏,我们就此走向了信任或恐惧的亲密关系之路。这段历程永远不会停止,同行者随后给予的阻碍或帮助会改变我们亲密关系的方向和进程。视乎人际交往经验的不同,我们习得的依恋类型既可随时间发生变化,也可永久保持稳定。

个体差异的影响

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就决定了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的独特个体特征。每个人都是由不同的经验和特质组合而成的独特个体。这些经验和特质又塑造了不同的能力和偏好,正是这些差异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这一节重点介绍了四种不同类型个体差异:性别差异、性认同差异、人格差异和自尊差异。

一般人对男女两性的认识都存在刻板印象,把两性在兴趣、风格和能力上的差别过度夸大了。但是实际上,两性在性别差异上,两性之间的兴趣和才能重合的程度很大。其实,“性别差异”这种说法具有误导性,因为它只强调两性之间的差异性,而忽略相似性,这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宣扬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根本就是误导人,因为它根本就不对。“研究不支持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文化的观点,更别提来自不同的世界了”。个体差异才是影响人际交往的更重要的力量。无论男女,人们在很多方面彼此各异(例如依恋类型),这些差异一般都比性别差异更能影响人际关系

性认同差异指的是由文化和教育引起的两性在社会性和心理上的差异,或者叫社会性别。

性认同最好的例子是性别角色(gender roles),即社会文化所期待的男女两性应有的“正常”行为模式。男人当然应该有“男子气”,他们应该自信、独立、果敢、能干、好强。女人就应该有“女人味”,热情、敏感、多情、友善。

大多数人都认为男人和女人是相反的两性,因此全世界都不同程度地期望男性和女性有各自不同的独特社会行为。然而遗传在决定人们自信或友善的倾向时只起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作用,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然而,刻板印象并不像你认为的那般符合现实中的人;只有一半人的特质刚好符合性别角色期望(Bem,1993)。相当多的人(约35%)并不是完全的“男子气”或“女人味”,他们既自信又热情,既敏感又独立。这些人同时拥有传统上认为应该属于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因而被称为双性化(androgynous)。

把与任务有关的“男子气”的才能称为工具性(instrumental)特质,把与社交和情感有关的“女人味”的技能称为表达性(expressive)特质,在研究中更为准确。

表达性低的人(不怎么热情、温柔、敏感)不太容易表现出热情和温柔;也不怎么充满深情。低工具性的人(缺乏自信和个人魄力的人)往往不如那些高工具性的人(任务导向的技能高的人)自尊程度高和适应能力强。

工具性和表达性都是有价值的特质,幸福、适应能力强、有效率和心理健康的人士通常都同时拥有这两组技能。详而言之,那些拥有满意、幸福伴侣的理想夫妻,他们的工具性和表达性通常都很高。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人们可以选择的话,大多数人更喜欢双性化的恋人或配偶,而不是完全男子气或完全女人味的恋人或配偶。

人类本性的影响

演化学的观点还能用来解释人们在短期和长期性行为策略上的不同(Buss & Schmitt,1993)。男女双方在短期的艳遇和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中所追求的异性的特征存在差别。详而言之,男人比女人更渴望短期的性关系;更嗜好与多个伴侣保持短期的风流关系,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后,也比女性更早地发生性关系(Schmitt,2005)。结果是,男人在猎艳时,看起来性感且“容易”得手的女人特别有吸引力(Schmitt et al.,2001)。然而,如果男人想结婚安顿下来,常常偏好贞洁的女人作为将来的伴侣,即使这个男人仍然认为在偶然的性关系中放荡的女子是最理想的目标(Buss,2000)。男人还常常追求年轻、漂亮的妻子。当男人想确立长期的亲密关系时,比女人更看重外貌,随着年纪增长,老男人更加喜欢与更年轻的女子结婚(Kenrick & Keefe,1992)。

人际互动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最后一个构成要素是两人之间的互动。化学家常常以这种方式来思考:把两种元素结合在一起(比如氢和氧)就得到化合物(如水),这个化合物与组成它的任何部分都不一样。类似地,两个人创造出的人际关系来自于每个人的贡献,但它也许与这两个人其他的人际关系不太相似。就个体而言,伴侣各方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情绪的波动,健康和精力的变化;那么当他们互动时,他们彼此的相互影响就可能产生千变万化的结果。

总之,人际关系是由多种影响因素构成的,其范围从当前文化的流行时尚到人类种族的基本属性,非常广泛。在这些一般的影响因素之外,还有很多个体独有的影响因素如人格和经验,它们有些是习得的,有些是遗传的。最终,两个来自同一星球,但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差异的人,开始了他们的互动。互动的结果或许令人沮丧,或许令人满意。但这种可能的互动结果总是让人着迷,这就是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际关系的消极面

的确,有些人总是担忧别人会拒绝他们,忧心忡忡地等待亲密关系的破裂(Romero-Canyas et al.,2009)。但无论我们的担忧是臆想或现实的,我们都有可能经历人际关系带来的意外的、令人沮丧的伤害(Miller,1997b)。亲密关系中失望和烦恼的恶果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Whisman et al.,2010)。

那么为什么还要冒这种风险呢?因为我们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我们需要彼此。没有与他人的亲密联系,我们就会枯萎和死亡。